在水質在線監測領域,濁度作為一項核心物理指標,直接反映水體的透明度與懸浮物含量。然而,實際運行中總磷(TP)濃度異常升高常對在線濁度儀造成顯著干擾,導致測量值虛高或異常波動。深入分析其干擾機制并制定有效應對措施,對保障監測數據準確性、優化水處理工藝至關重要。 一、 干擾產生的核心機制 總磷對濁度測量的干擾并非直接由磷元素本身引起,而是源于其化學形態轉化及相關的物理化學反應:水體中的磷酸根離子極易與常見的鈣、鎂、鐵、鋁等陽離子結合。當水體的pH值、溫度、離子濃度等條件適宜時,會生成溶解度較低的微細顆粒沉淀,如磷酸鈣, 羥基磷灰石)、磷酸鐵、磷酸鋁等。這些沉淀物粒徑通常在膠體或微米級別。 濁度貢獻: 這些新生成的微細沉淀顆粒懸浮于水中,對光線產生強烈的散射作用。在線濁度儀(主要基于90°或180°散射光原理)會將這些散射光信號誤判為水體中固有的懸浮顆粒(如泥沙、藻類、有機物)產生的濁度,導致測量值顯著高于實際濁度。 部分集成式或多參數站點中,在線總磷分析儀常位于濁度儀上游或共享水樣流路??偭诇y定通常需要劇烈的高溫高壓消解(過硫酸鹽消解) 步驟,將各種形態的磷(有機磷、聚磷、縮合磷等)轉化為可測的正磷酸鹽。
劇烈消解過程可能破壞水體穩定性,促使原本溶解態的離子與新生磷酸根快速結合形成沉淀。這些在消解后瞬間產生的沉淀顆粒會直接影響后續或同一流路中濁度儀的測量。 極高濃度的溶解性磷酸鹽溶液本身會改變水的折射率。雖然濁度儀設計主要針對顆粒散射,但折射率的顯著變化也可能對某些光學測量原理(尤其是透射光補償型)產生微小影響。 二、 干擾的嚴重影響 最直接的后果是濁度監測數據嚴重偏離真實值,失去反映水體實際懸浮物狀況的意義。 在水處理廠(尤其是飲用水廠和污水廠),虛高的濁度信號可能誤導自動化控制系統。例如,可能導致混凝劑/絮凝劑的過量投加(試圖降低一個本不存在的“高濁度”),不僅浪費藥劑、增加成本,還可能產生過量污泥或影響出水水質(如鋁鹽過量導致殘余鋁升高)。 異常的濁度峰值可能觸發不必要的工藝報警或連鎖反應(如設備停機、切換水源),影響生產運行的穩定性和效率。失真的數據無法用于準確評估水質狀況、達標排放或水源地安全,可能帶來合規風險和錯誤的決策依據。 三、 有效的應對與緩解策略 最關鍵的措施是確保在線濁度儀的取樣點優先于在線總磷儀的消解單元。即濁度儀應取用未經總磷消解處理的原始水樣。避免消解后含有新生沉淀的水樣流經濁度傳感器。為濁度儀設置獨立的取樣管路和流通池,徹底與總磷分析儀的化學處理流路分離。 在濁度儀進樣前,添加少量無機酸(如鹽酸、硫酸),將水樣pH調節至酸性范圍(如pH<3)。在低pH下,磷酸鹽沉淀(尤其是磷酸鈣)會重新溶解,消除顆粒干擾。需精確控制加酸量和混合均勻性,并確保酸液本身純凈無顆粒。注意強酸可能腐蝕流路部件。 在濁度儀前安裝精密在線過濾器(如0.45 μm或更小孔徑),濾除可能形成的磷酸鹽沉淀顆粒及其他懸浮物。此法會改變樣品性質,測得的將是“溶解態”或“超細顆粒以下”的濁度,并非真實水體的濁度,僅適用于特定場景,且需頻繁維護更換濾芯。 通過綜合應用這些策略,可有效識別、規避或消除總磷帶來的干擾,保障在線濁度監測數據的真實可靠,為水質管理和工藝控制提供堅實依據。
本文連接:http://www.jdwr.com.cn/newss-39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