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在線分析儀的檢測曲線是實時反映水體中有機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過程的動態圖譜,其核心價值在于將傳統實驗室5天的等待過程壓縮為30分鐘內的可視化數據流。該曲線由精密生物傳感器持續記錄溶解氧消耗速率生成,是評估水質污染程度的核心依據。 要獲得穩定、可靠的BOD檢測曲線,需要系統性地控制各個環節: 嚴控樣品質量與代表性 確保采樣方法科學、規范,盡量獲取均質、有代表性的水樣。對成分復雜或波動大的水樣(尤其是工業廢水),加強均質化處理(如充分混合、過濾去除大顆粒),并考慮增加平行樣數量。 徹底去除余氯和毒性物質: 嚴格確認脫氯效果(可用DPD試劑快速檢測余氯),必要時對毒性水樣進行預處理(如稀釋、調節pH)或使用高耐受性接種物。 準確調節pH和溫度: 確保樣品在接種前pH和溫度達到標準要求。 確保接種的標準化與活性:使用來源可靠、活性穩定的接種液(如商品化接種劑或實驗室統一馴化保存的菌種)。嚴格遵循接種程序: 準確量取接種量,確保批次間一致。 對特殊廢水進行必要馴化: 確保接種微生物能有效降解目標污染物。 精益求精的操作規范:確保稀釋水充分曝氣至DO飽和、無有機物、無毒性,現配現用或妥善保存。定期驗證稀釋水質量(BOD5應<0.2 mg/L)。 精確稀釋與移液: 使用經過校準的移液器、量筒等器具。對高濃度樣品,采用逐級稀釋法減少誤差。移液操作規范、熟練。 準確添加營養鹽和緩沖液: 嚴格按照標準方法規定的種類和劑量添加。 保證初始DO飽和: 裝樣時避免引入氣泡,確保瓶滿無氣泡,必要時再次曝氣或振蕩。 規范封瓶操作: 確保水封有效、密封良好,無泄漏風險。 維護儀器與優化培養環境 定期維護校準DO探頭: 嚴格按照儀器手冊進行清潔、更換膜和電解液、校準(零點和斜率)。培養前后關鍵點校準至關重要。 確保培養箱性能: 定期驗證培養箱溫度均勻性和穩定性(±0.5°C內)。避免頻繁開門。使用溫度記錄儀監控。 優化攪拌設置: 選擇適中且一致的攪拌速度,確保充分混合又不產生渦流或氣泡。檢查各瓶攪拌子轉動狀態。 檢查密封性: 定期檢查培養瓶、瓶蓋、水封裝置的密封性能。 維護數據系統: 確保數據采集線連接可靠,軟件運行正常,設置合理的采集頻率。 強化質量控制(QC): 全程空白: 每批樣品必須包含足夠數量的GGA(葡萄糖-谷氨酸標準溶液)質控樣,驗證接種活性、操作和儀器性能。GGA的BOD5結果應在可接受范圍內(如198±30.5 mg/L)。增加平行樣數量(至少2份),評估精密度。平行樣結果差異過大是問題存在的直接信號。仔細分析曲線形態,結合QC結果和樣品信息,判斷波動是真實生物反應還是操作/儀器問題。
本文連接:http://www.jdwr.com.cn/newss-3967.html
|